第一章
清睿英语课堂变革有五大核心原理

清睿英语课堂变革有五大核心原理

1. 课堂顺应外语教学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侧重转化的要求。

2. 遵从二语习得(语言环境,输入、输出假设)对语言能力培养的理论的实践指引。

3. 整体以人工智能双师模式,课堂和虚拟校园,老师和智能教练结合,达到上述目标——混合学习模式的最高阶段。

4. 课堂定位为混合学习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——不仅是教,而且是练,更包括推动虚拟校园的智能老师辅导下的练。

5. 课堂老师的定位:学习/训练的推动者facilitator。不仅推动课堂,也推动智慧学习空间/智能教练辅导下的练习。

第二章
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使用功能一览表

设计目的

为了方便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实践,实现传统英语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,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,现将口语100网络学习空间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各项功能进行罗列,功能分为常用、不经常用和不太常用三种,教师可以结合自身课堂教学进行甄别,也可参看清睿七步教学法功能使用说明进行挑选使用。

课堂功能一览表

一、课堂常用功能

1.榜单/新鲜事展示和表扬;2.朗读作业查阅(跟读成绩、制作跟读串烧、作业分析);3.图文视频作业课堂展示(拍照上传,微视频/图文展示);4.互动课堂词表资源(展示模式、练习模式);5.测试(听力测试、听说测试、阅读测试);6.视听资源:泛视听/老师微课/自制听力素材;7.当堂课文跟读练习;8.全班课文领读(全文/单句);9.扣词领读;10.单词两分钟;11.影视配音;12.随机点名和课堂奖励记录;13.老师拍照上传。

二、课堂不经常用功能

1.课堂奖励记录;2.脑图作业;3.我是小导演;4.AI智能对话。

三、课堂不太常用功能

1.电子词典;2.命题作文;3.智能听写;4.拼词达人秀;5 .简易口语题。

第三章
课后练习常用功能简介

课后练习(口语100)常用功能一览表

1.听说作业(智能听写、单词听选、看词选图、口语训练的单词跟读和课文跟读);2.单词两分钟;3.我是小导演;4.影视配音;5.拍拍说;6.听力测试;7.听说测试;8.简易口语题;9.阅读测试;10.泛视听;11.命题作文;12.AI对话作业;13.脑图作业;14. 绘本作业。

第四章
清睿英语“七步教学法”简介

设计理念

清睿“七步教学法”是对一节课包含的所有环节的微格化,是对传统课堂的突破和延伸,它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边界,更注重学生课上课下学习情况、课与课之间连贯性信息等跨时空信息的整合和利用(网络学习空间回顾),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减轻教师负担,同时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。

清睿英语“七步教学法”步骤

一、课前热身和课堂导入(Warming- up)

常用功能推荐:1.泛视听;2.学生微视频/图文;3.老师微课视频;4.展示榜单/表扬个人。
用时:2min

二、网络空间练习回顾,辨析及提高(Check the homework & Review)

常用功能推荐:1.查阅听说作业(跟读成绩、制作串烧、作业分析);2.查阅影视配音作业;3.查阅测试(听力测试、听说测试、阅读测试);4.学生图片/微视频作业;5. 我是小导演作业;6.拍拍说作业;7.命题作文作业。
用时:5min

三、新课内容输入(Lead- in&Presentation)

常用功能推荐:1.互动课堂词表资源(展示模式);2.互动课堂(课文领读);3.听说练习(课文跟读/通读练习);4.泛视听(音视频展示);5.老师微课。
用时:10min

四、新课相关练习及活动(Practice&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)

常用功能推荐:1.跟读练习;2.图像和视频展示 (拍照上传);3.简易口语题;4.单词两分钟;5.测试(听说测试、听力测试、阅读测试);6.互动课堂词表资源(练习模式);7.智能听写。
用时:15min

五、回顾式模拟任务练习与课堂总结(Production&Summary)

常用功能推荐:1.跟读练习;2.图像和视频展示 (拍照上传);3.简易口语题;4.单词两分钟;5.脑图。
用时:15min

六、每日训练任务布置(Homework)

常用功能推荐:1.听说作业(智能听写、单词听选、看词选图、单词跟读和课文跟读);2.单词两分钟;3.我是小导演;4.影视配音;5.拍拍说;6.听力测试;7.听说测试;8.简易口语题;9.阅读测试;10.泛视听;11.命题作文;12.AI对话作业;13.脑图作业;14. 绘本作业。
用时:3min

七、课堂点评及奖励(Acessment&Reward)

常用功能推荐:1.课堂奖励和记录。
用时:3min

提示

1. 课堂上静态资源PPT不用退出全屏,点击alt+tab键可实现PPT和口语100平台之间的切换。
2. 课前可在口语100平台的浏览器中打开多个页面。具体操作是选择课上要用到的功能点击鼠标右键选择“在新标签页中打开”,节省时间,提高课堂效率。

第五章
课堂互动方式简介

设计意图

课堂教学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。采用创造性的课堂互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:1. 将有助于激发学生情绪,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,加深理解,强化记忆;2. 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,有声有色;3. 可以帮助组织教学、突出教学重点、提高教学效果。

课堂互动方式——教师指导语、手势和神态

类别一:自我介绍/问候

1. Hello/Good morning/Good afternoon, , boys and girls. I am xxx./My name is XXX.I am XX years old. (微笑跟学生打招呼并做简单自我介绍)
2. What about you? /How about you ?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? Who wants to be the first?/Let’s do it one by one.(期待学生自我介绍,注意询问手势和眼神交流)
3. Hello,XXX. Nice to meet you. (初次见面,介绍完可以微笑走到学生跟前,与学生打招呼,并握手示好,缓解紧张课堂氛围,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)
4. How are you today?/ How do you feel like? /How was your weekend?/What’s the date today?/What day is it today? /What’s weather like today? Do you like sunny days?(和学生进行简单沟通和交流,鼓励学生进行互动)
5. Is everyone here today?Who is not here? Let’s have the roll call.(网络空间上进行点名,对出勤学生进行当堂奖励)

类别二:鼓励

1. Good job!/ Come on!/ Well done!/ Marvelous!/ Perfect!/ Brilliant!/Bingo!/ Fantastic!/Good for you!/Wonderful!
Give me five, give me high five/low five. Let’s give him/her big hands.(以赞赏、惊讶的神情作出赞赏手势鼓励学生)
2. Take it easy./ Don’t be nervous./ Try your best.

类别三:确认理解/完成

1. Right or Wrong? True of false? Yes or No?(可做手势,V手势和X手势)
2. Got it?/ Are you sure?/ Any question?/Are you clear?/ Is that clear?/Understand?(做出询问状表情,表情可以夸张一点)
3. Finish?/Have you done?/Are you done?(确认是否完成)

类别四:小组PK及奖励

1. I will divide you into 2/3/4 groups. XXX and XXX belong to group1. XXX and XXX belong to group2. . . . . . Now,Let’s check the groups. When I say Group1, Group1 quickly stand up and then sit down. (分组并进行小组成员确认)
2. In pairs, please./Practice in groups,please.(小组完成练习)
3. Group 1, go go go!Group 1 did a good job, let’s give them a big hand./one star.(为小组加油助威,进行奖励)

类别五:引发期待

Can you guess?/Can you imagine?/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?/Just imagine.(做思考状手势)

类别六:意见征集

1. Do you agree with xxx?/Do you think so ?/Is that right or wrong? (征集意见)
2. If you think yes,stand up! /If you agree with her/him,raise your hands!(投票确认答案)

不同课堂环节中老师肢体语言动作设计

备注

以上六种课堂互动方式仅供参考,老师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完善和调整。